2024-06-04 23:41:08 | 高考信息网
四川师范大学不是211。 四川师范大学既不是211工程大学,也不是985工程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于1946年始建,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四川省举 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属重点高水平大学。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四川省共有五所211大学,分别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简称“川师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创计划、四川2011计划,是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实施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高校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员,拥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高考信息网
学校始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历史渊源。抗日战争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的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64年,西南财经大学(原成都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学校。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学校。
专业设置
截至2022年3月为止,学校辖26个二级学院,开办8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其中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7个。
四川省双一流学科建设(群):“巴蜀文化研究与传承”学科群、“数学”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教育技术学、工商管理、经济学;
省级重点学科:材料学、汉语言文字学、环境科学、基础数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理论物理、美学、凝聚态物理、人文地理学、数学、文艺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哲学。
2021届四川师范大学就业率,四川师范大学本科就业率为90.98%。
2020届四川师范大学就业率,四川师范大学本科就业率为83.66%,专科就业率为87.57%。
2019届四川师范大学就业率,四川师范大学本科就业率为86.91%,硕士就业率为91.95%。
2018届四川师范大学就业率,四川师范大学就业率为93.51%。
截止2022年3月 ,学校有狮子山、成龙两个校区, 校园面积3400余亩;有全日制本科生370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教学科研人员3000余人;设有研究生院和26个学院,开办79个本科专业。
建校70多年以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著名文字学家杜道生、中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者。
截止2022年3月,学校教师先后获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1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0人,“天府万人计划”2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2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等28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师德标兵等共39人次,特聘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20余位高层次人才。
学校有2个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4个国家及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7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门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9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9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3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门省级双语教学课程,17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58项。
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第十批博士授权单位。 学校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高校对外交流中心之一,也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资格和接收澳门地区保送生的高等院校。截至2015年3月,学校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此外该校经国家汉办批准,分别与韩国延世大学、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建立有日本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中法文化交流中心、以及与韩国延世大学合办的“成都世宗学堂”。
高考信息网(https://www.gk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四川省的985211大学有哪些985和211大学在四川的相关内容。
四川 985大学 2所: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有几个985学校,几个211学校四川有几个985学校,几个211学校四川省985和211大学有:一、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简称“川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只有985没有211的大学是985却不是211的学校不存在。因为所有985学校都是211学校211和985是有区别的,提出的时间不同,建设的目标不同,资金的来源不同,就业前景不同。211工程是1995年提出并启动的,共有116所大学。985工程是1998年提出的,是在211基想上选出的,一共是39所。所以,985大学全都是211,而211大学,不一定是985有哪些211大学既不是985也
四川211大学名单四川211大学有哪些1、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简称“四川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高水平综合性国家重点大学。中央政府直接管理部级以下高等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它已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年计划、111计划,并拥有研究生院和大学。研究生'self-marking资格。2、西南交通大学。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
四川211大学有哪些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1、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2.18万平方米。2、电子科技大学:学校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
四川有几个985学校,几个211学校四川有几个985学校,几个211学校四川省985和211大学有:一、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简称“川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四川有哪些985和211大学四川985大学名单1、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2、四川大学四川大学(SichuanUniversity),简称“川大”
四川收分低的公办学校二本根据往年的数据,四川分数线最低的二本大学有:四川文理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昌学院等。1、四川文理学院学校概况:四川文理学院创建于1978年,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的本科高校,也是四川省市省合建高职一本合并的高校。四川文理学院以工学为主,并兼备了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其特色专业包括石油工程、机械设计制
四川省有哪些985和211大学四川省985和211大学有:一、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简称“川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
2024-04-13 14:35:13
2024-05-15 00:35:50
2024-08-28 02:18:00
2024-05-20 12:51:28
2024-02-25 16:32:51
2024-08-31 20: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