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8 19:51:56 | 高考信息网
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发布了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目前紧缺领域有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托育托幼、母婴照护等。 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措施 1.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目录,及时增设相关领域本专科专业。以面向社区居民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托育托幼等紧缺领域为重点,对接管理、经营、服务、供应链等岗位需求,合理确定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不同类型、层次学历教育相关专业和职业培训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向家政、养老、育幼等相关领域专业倾斜。 2.重点扩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模。鼓励引导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积极增设护理(老年护理方向、中医护理方向)、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智能养老服务、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营养与食疗、助产、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幼儿保育、学前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康养休闲旅游服务、健身指导与管理等社会服务产业相关专业点。鼓励院校根据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心理慰藉、家庭理财、收纳管理、服饰搭配和衣物管理、室内适老化设计、社区服务网点规划设计等产业发展新岗位、新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每个省份要有若干所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类专业,引导围绕社会服务产业链打造特色专业群。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专业和规模。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加快培养高端家政服务人才,养老机构、家政机构、大型康养综合体经营管理等急需人才。 3.加快培养适应新业态、新模式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鼓励引导普通本科高校主动适应社会服务产业发展需要,设置家政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老年医学、康复治疗学、心理学、护理学和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原则上每个省份至少有1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相关专业。鼓励普通本科高校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材料类等专业,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大类、装备制造大类等专业增设相关课程,加快培养家庭服务机器人、健康监测、家用智能监控等健康养老、家政服务领域智能设施设备的研发制造人才,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智能硬件、新材料等在社会服务业深度应用。在普通本科高校金融学类、高职院校财经商贸大类专业中增设相关课程,不断满足养老金融创新急需人才。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探索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等培养模式,加快培养社会服务产业相关领域管理和培训人才。 4.积极培养高层次管理和研发人才。加强社会服务业相关学科基础科研。支持高校通过自设家政学等二级学科,开展相关产业政策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相关交叉学科专业发展,服务以专业设备、专用工具、智能产品研发制造为支持的家政服务产业集群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相关学科领域招收培养研究生,为企业和职业院校等输送业务骨干和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 5.支持从业人员学历提升。鼓励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报考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支持社会服务产业从业人员通过多种渠道接受职业教育,提升学历。开放大学要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加快信息化学习资源和平台建设,探索建立面向社会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及支持服务模式。 6.鼓励院校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推动职业院校联合相关企业,促进企业职工岗位技术技能水平提升。支持职业院校发挥资源优势,重点为困难企业转岗职工、去产能分流职工和贫困劳动力等就业重点人群从事社会服务产业提供职业培训,承担“雨露计划”“巾帼家政服务培训”“家政培训提升行动”等培训任务。鼓励职业院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市场化社会培训。 7.健全教学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在人才培养培训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持续更新并推进社会服务产业领域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的建设和实施。推进有关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实施。指导院校贯彻落实国家教学标准,按照有关要求科学制订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8.建设高质量课程教材资源。注重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安全意识、法治教育,有关专业课程重点向老年服务与管理、病患护理、母婴照料等领域倾斜,适度拓展心理学、医学、营养学、沟通技巧等基础知识。在国家规划教材建设中,加大社会服务产业紧缺领域相关专业教材建设支持力度,遴选200种校企双元开发的优质教材,倡导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鼓励有关院校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案例,开发或引入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向相关专业倾斜,做好老年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更新和使用工作。 9.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积极招募、推动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联合社会服务产业优质企业、职业院校共同研制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母婴照护等紧缺领域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支持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紧缺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就业创业本领,促进高质量就业。在家政服务、养老服务、托育服务等领域率先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同步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 10.推动校企深度合作。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家政服务类、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或与职业院校以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共建产业学院,合作开设相关专业,规范并加快培养专门人才。将社会服务产业紧缺领域列为校企合作重点领域,优先支持建设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等。全国建设培育100家以上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发挥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示范企业和普惠养老重点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50家优质企业与200所有关院校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等,共建产业学院、大师工作室、协同创新平台、实习实训基地,实行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培养模式,协同创新服务项目或开展技术研发,支持和鼓励企业承接教师实践锻炼和学生见习实习,深度参与紧缺领域人才培养培训。 11. 鼓励学生创新创业。鼓励院校围绕“互联网+家政”“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健康服务”等,建设众创空间,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和创业活动,做好创业项目的跟踪、指导和孵化服务,引导有条件的学生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产业相关领域创业。支持鼓励相关专业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论证设置相关特色赛项。相关院校要根据毕业生特点,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服务。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到养老服务等公益属性较强的社会服务机构和城乡社区、家庭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职业院校实行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新增相关专业课教师原则上应从具备家政、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工作经历人员中引入和选聘。优先支持社会服务相关专业领域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对相关专业予以重点推进。在“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中向社会服务相关专业倾斜。依托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等,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支持紧缺领域人才培训。 13.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入国(境)外相关领域职业标准、课程标准和技术标准,组织30所左右院校和企业引进国际先进课程设计和教学管理体系,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开发本土化培养培训标准、方案、专业课程和教材。定期组织选派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赴国外研修访学。积极开展有关国际交流研讨活动。 紧缺人才有哪些 人工智能行业中,紧缺专业人才集中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化、信息管理与信息新系统等专业。岗位需求比例较高的有技术总监(CTO)、资深算法工程师等。 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中,紧缺专业人才集中于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化学生物学等专业;同时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等专业同样有一定需求。岗位需求比例较高的有质量总监、制剂研发总监、知识产权和专利工程师等。
高考信息网(https://www.gkx.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十大紧缺人才的专业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根据调查,十大紧缺人才的专业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数字媒体技术,临床医学,教育学,经济学,人工智能,土木工程等未来最紧缺的十大专业未来最紧缺的十大专业包括医学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电子商务类专业、金融学专业、测绘类专业、设计类专业、新闻传播类专业、师范类专业、财经类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1.医学类专业医学类人才的紧缺不仅限于未来,目前需求就已经很迫切。社会对医学类从业人员的需求巨大,以支持基本的民生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药品、医疗设施、医护人员和技术的要求也在增长,这使得医学行业呈现
十大紧缺博士专业排名,哪些专业?十大紧缺博士专业排名: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金融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工智能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软件工程专业、学前教育专业。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推荐的大学为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推荐的大学为北京大学、浙江
未来最紧缺的十大专业2024哪些专业发展前景好2024中国最紧缺的10个专业有工业工程专业、传播学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同声传译、测绘类专业、设计类专业、师范类专业、财经类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等。未来最紧缺的专业有哪些推荐1、人工智能专业无论是在近几年,还是10年之前,人工智能专业都属于一个高新技术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现在社会上许多劳动者被迫下岗,但是无论怎么发展,促进
少数民族地方专项计划与少数民族紧缺人才专项是一回事吗不是。少数民族地方专项计划旨在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报考高等院校,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入学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而少数民族紧缺人才专项是指在特定行业或领域中,对于少数民族人才的特殊招聘或培养计划。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类型请问你是想问“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类型是什么”这个问题吗?该计划招生类型是农村专项计划、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少数民族专项计
易混淆的考研专业:法律硕士vs法学硕士?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是两个方向有较大不同的专业。法学硕士的教育属于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法律硕士则属于专业学位教育的范畴,其教育更加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法律”是指职业领域,它是指具有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是培养高层次的法律实践专门人才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两者的区别在于:
利兹大学认可的中国大学名单利兹大学认可中国大学名单共有:114所大学能申请。认可中国大学的名单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
地方专项计划缺点有哪些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批一般都会和考生签订协议的,最主要的缺点就是毕业之后必须按协议执行,考生不能自主选择工作,毕业之后可能要离开城市,下到基层城镇或农村,条件可能艰苦。地方专项计划是指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一般只为省属重点大学,在国家专项批次之后。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招生计划一般不会少于本校一批次招生规模的3
在重庆医科大学读临床医学儿科专业好还是读预防医学好?我晕,兄弟这问题问得真是有点那个了,我是重医七年制儿科的,大四了。重医儿科是全国四大儿科系之一,在我印象里重医儿科全国第二,是国家级重点学科(重医仅有的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之一),我们专业学长们找的工作个个牛逼,现在我就等着毕业呢。儿科相当好找工作,基本不用愁的。因为现在儿科医生很匮乏。预防医学我就不说啥了,个人以为那是一种虚了吧唧的学科,没
2024-09-07 04:35:44
2024-11-08 11:48:27
2024-09-25 19:37:04
2024-01-12 19:54:33
2024-10-16 06:24:01
2023-08-21 02:17:18